前言
“好不容易凑够首付,但在老家买房的话,公积金贷款不给批,在工作的大城市买房价格又太高”相信这是不少普通工薪年轻家庭买房时的真实困境,但如今,这一难题正迎来破局时刻。
7月1日,南京网友张先生惊喜的与笔者分享,说他在盐城老家购房也能用南京的公积金贷款了。
笔者为他高兴的同时去查了相关政策,果然就在这天,南京正式将公积金异地贷款范围从南京都市圈扩展至整个江苏省,同时将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最长期限从20年拉长到30年。
这意味着以后江苏的跨城购房者,月供压力直接减轻近三成。
更令我吃惊的是,自6月以来,全国多地密集出台公积金新政,调整力度之大、覆盖范围之广,堪称“最宽松”。
然而这些政策背后,也释放着关乎你我钱袋子的重要信号,快来一起看看吧!
01 松绑!公积金政策迎来“井喷”
如果打开各地政府网站的话,公积金新政几乎以每天一条的速度刷新。下面笔者将以江苏为例,给大家介绍一些新政策。
首先在盐城,7月1日起还清公积金贷款后再买改善性住房的家庭,可以继续申请公积金贷款。更关键的是,公积金提取范围扩大到购房人本人及配偶、父母、子女。也就是说一套房,全家人的公积金都能用上了。
而扬州则是关注多孩家庭,生育二孩的家庭公积金贷款额度上浮30万元,三孩家庭直接增加50万元。同时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20%,为改善型需求“减负”。
淮安则把双方缴存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提到120万元。连云港更彻底:只要还清此前的公积金贷款,再次申请不受贷款次数限制。常州则直接把首付比例降到15%。
区域之间的联动也在加速,深圳、珠海、汕头等六个城市签署协议,推动公积金异地贷款互认互通。
在这六城任意一地缴存公积金,到其他五城买房都能享受本地待遇,可以说公积金政策的“强地域性”正在被打破!
02 信号!楼市需要“强心针”
那如此密集的政策松绑,到底要释放什么信号呢?
今年前4个月,根据统计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.3%,绝对值创下2016年以来同期最低。然而更严峻的是住宅新开工面积,同比下降22.3%,达到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。
需求端同样疲软4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(主要是房贷)减少1231亿元,同比多减435亿元。与此同时,新房待售面积达到7.8亿平方米,同比增长4.8%,创历史新高。
面对房地产市场的压力,今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房地产市场 “止跌回稳” ,并安排4.4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,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。
当下密集的公积金新政正是眼下“止跌回稳”中的关键。
所以有专家认为近期公积金新政可分为四类:提高贷款额度、降低二套房首付比例、放宽首次购房认定、突破贷款年龄上限。
03 趋势!从“能买房”到“买好房”
公积金松绑虽能解近渴,但楼市更需要新活力。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国产汽车行业的转型:当燃油车市场止步不前时,新能源汽车以全新产品形态重新激活了用户需求。打开汽车行业的思路。
房地产业也一一样,正在经历转变。从“有房住”到“住好房”,“好房子”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。
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特别强调,要“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‘好房子’”。
未来,新房的价格逻辑将会更家清晰:贵可以,但必须有贵的道理。
当房产与投资属性绑定时,价格会变得扭曲,而当所有购买决策都基于产品价值本身,市场需求才会真正健康。
这波密集的公积金新政在缓解当前压力的同时,为这种转型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结语
笔者认为目前楼市政策工具箱的底部已被撬开,当公积金这一“硬核”的住房保障工具开始全面松绑,释放的不仅是购房红利,更是“维稳止跌”的决心。
你认为当下是买房好时机吗?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交流~
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