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日,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,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。这架喷涂着五星红旗的国产飞机,不仅承载着旅客的期待,更象征着中国大飞机事业的蓬勃发展。自2016年6月28日首航以来,C909(原ARJ21)已累计运营700余条航线,运送旅客超2400万人次,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。
图片
破茧成蝶:从技术突破到商业运营
C909的诞生,是中国航空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。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,C909承载着打通国产商用飞机技术链、产业链的重要使命。自2002年立项以来,中国商飞团队攻克了超临界机翼、涡扇发动机总体布局等关键技术,实现了喷气客机的高速巡航能力。经过数百次计算和试验,C909最终在没有激波阻力的情况下实现了亚音速飞行,为国产大飞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图片
2016年6月28日,C909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功首航,标志着我国航线上国产喷气客机零的突破。九年来,C909不断迭代完善,进行了上千项设计优化,逐步适应了高寒、高温、高原等复杂环境。2024年11月,中国商飞宣布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,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影响力。
图片
织密航线:从国内到国际的跨越
C909的航线网络如同一张逐渐展开的巨网,覆盖了国内主要城市和偏远地区。在新疆,C909投入22架飞机,累计开辟航线120余条,通达疆内26座运输机场,构建起“疆内通、县域联”的空中走廊。在黑龙江,C909以哈尔滨为枢纽,连通了东北区域内外32座机场;在内蒙古呼和浩特,每天有多架C909起降,已连通内蒙古区域内外46座机场。
图片
与此同时,C909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。2019年10月26日,C909首条国际航线——哈尔滨至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开通;2024年6月7日,首条中亚航线——喀什至胡占德航线开通。2023年4月18日,C909在印尼成功首航,开辟了岛屿之间的支线航线,并拓展至跨境干线航线。目前,印尼翎亚航空、老挝航空、越南越捷航空三家海外航司在东南亚地区运营7架C909飞机,开通15条航线,通航18座城市,累计运送旅客超37万人次。
图片
系列化发展: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
机型的系列化发展是商用飞机产业的重要特征。C909不仅推出了货机、应急救援指挥机、医疗机和公务机等衍生机型,还通过“干租”“湿租”等模式探索了新的商业模式。2025年4月12日,中国商飞“干租”给老挝航空的C90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;4月19日,成都航空“湿租”给越南越捷航空的两架C909飞机同时开启商业运营,验证了C909在短窄跑道和潮湿环境下的适应能力。
图片
此外,C909还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发展需求,已具备使用最高50%掺混比可持续航空燃料(SAF)开展商业运行的能力,满足了客户对环保的需求。
人才与规范:为中国大飞机发展探路
C909的研发不仅推动了技术进步,还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。自2002年立项以来,通过C909的研发,我国形成了三代技术团队,走出了40多位总师、副总师,他们活跃在国产商用飞机研制一线,发挥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聚集作用。
图片
同时,中国商飞还在编写民用喷气客机的设计规范、实验规范,建立了囊括1万多项标准的规范体系。这些规范不仅提升了国产飞机的设计水平,也为国际适航认证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展望未来:飞得更高更远
好飞机是造出来的,更是飞出来的。近年来,C909持续改进优化,不断提升性能、机组操作体验和客舱舒适性。目前,C909已初步找到合适的运营场景,有的航空公司使用C909运行高密度公交化航线,有的运行“窄长”航线,还有的正在探索征战新市场。
随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的开通,C909的国际化进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。未来,C909将继续拓展国内外市场,为中国大飞机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C909将飞得更高更远,成为中国民用航空的一张亮丽名片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炒股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